AD
首页 > 药食同源 > 正文

药食同源的历史和发展概况

[2025-04-14 23:06:52] 来源: 编辑: 点击量:
评论 点击收藏
导读: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,饮食卫生和营养知识逐渐普及以及公众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,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养生,崇尚自然。在西方国家,有人提出要用“厨房代替药房”

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,饮食卫生和营养知识逐渐普及以及公众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,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养生,崇尚自然。在西方国家,有人提出要用“厨房代替药房”、“食物代替药物”。中国传统的“药食同源”思想即是食物保健思想的反映,包含着中医药学中的食疗、养生保健和药膳等内容。“药食同源”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。从字面理解,是指药物与食物的起源相同,当前的主流看法是药物和食物没有明显的界限。一些药品本身就是食物,如生姜、大枣;而一些食物却有某些治疗功能,如大蒜。原卫生部颁布的“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”即是药食同源在当前发展的反映。本文通过历代医书和本草著作,探究“药食同源”的历史源流,为药食同源的发展提供借鉴,并讨论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。

 
 
 
“药食同源”这一说法的出现尚不清楚源于何时,似乎是近代才出现的。20世纪30年代,我国已有“医食同源”的说法。伴随着养生保健热,20世纪80年代,国内开始出现了一些“药食同源”或“医食同源”的相关论述。同样深受中国医学影响的日本在近代也有“医食同源,药食一如”的说法。“药食同源”这一概念实际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食疗、药膳、养生等方面的思想反映,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对药物和食物起源上的联系的认识,表现在药物的发现上。
查看更多: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