枸杞泡水、红枣养颜、山药健脾……这些耳熟能详的养生方式,都是中华传统医学与饮食文化的智慧结晶。药食同源,不仅是千百年来国人养生的日常,更承载着“食疗养生、以食代药”的健康理念。
如今,随着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国民健康意识快速提升,药食同源产品逐渐走入千家万户。如何让这一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,真正成为全民健康的“助推器”?全国人大代表、民建福建省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名誉主任、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《关于推进药食同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》,围绕科技创新、标准体系建设、监管优化、科普宣传等方面,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。
近年来,药食同源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,市场上各类相关产品层出不穷。然而,在火热的市场背后,产业发展却面临不少困境。
尽管药食同源理论有着千年历史,但现代科学对其有效成分、作用机制及功效评估的研究仍显不足。这导致许多产品仍依赖传统经验,而缺乏科学依据和标准支撑,限制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更重要的是,行业标准的缺失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,使得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,一些企业夸大宣传,甚至以“食品包装药品”的方式误导消费者,不仅损害了行业的信誉,也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