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于辰)通过舆论监督保护消费者权益,是媒体的重要职能。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专业媒体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注重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舆论监督,尤其关注新兴消费领域中出现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,通过新闻报道进行曝光,唤起社会关注,推动制度建设,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权益。
例如,《搜狗AI录音笔智能变“无能”》的报道,关注了搜狗硬件设备退市导致其相关配套服务随之停止,致使在用设备使用体验严重下降的问题,并以此为切口,直指当下智能硬件设备市场存在的共性问题:智能设备严重依赖于配套服务,一旦智能设备的生产企业退市,在用设备的软件系统无法得到维护、更新甚至停止服务,导致硬件使用体验大幅度下降,甚至无法使用。每次智能硬件企业退市都伴随着大量在用设备的“猝死”,这种“计划性报废”不仅造成资源浪费,更损害了消费者权益。报道指出,现行关于产品售后的法律法规标准多数是针对传统硬件产品的,对智能硬件产品缺乏具体有针对性的规定。呼吁相关部门完善政策法规、行业企业增强社会责任,退市时做好善后工作,不能让消费者承担企业退市造成的损失和代价。
针对私域健康直播间欺骗老年人的乱象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推出系列报道,揭开不法商家用低价商品、免费体验活动引流,构建起封闭的私域流量池,用虚构身份、虚假原料、虚构疗效等伪造信息诱导老年消费者购买高价商品的秘密。报道产生良好社会反响,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报道私域直播乱象。3月7日,微信安全中心发布了《针对“养生直播”违规外部链接的治理公告》,宣布对借助微信平台开展私域直播,若外部链接中的直播内容涉及违规发布医疗、药品、保健食品等信息,微信端会限制链接访问,同时平台会结合用户投诉证据加大对此类违规账号的处罚力度。